根据主题教育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读书班,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是一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更是一次方法论、改革论、斗争论的凝练总结。结合自身工作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以什么样的状态对待工作。这次专题学习,我更加深刻意识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是每名党校人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精准识才用才就是我们的核心使命和责任。首先要牢记初心、永葆情怀,要始终围绕如何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做文章、下功夫,要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情怀对待工作;其次要提高站位、胸怀远大,要时刻对标校(院)“四个愿景”和“两个一流”目标要求,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
二是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干好工作。组织人事部门的核心是选好人、用好人,只有始终坚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才能真正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首先,要高标准抓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储备和使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描绘了引才用才的生动画面。近5年来,校(院)始终坚持质量建校、人才强校,引进各类人才120人,校(院)现有博士人数已达109人,占比专职教师70%,近年引进的一批优秀年轻教师和管理干部迅速成长为部门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针对当前各专业人才数质量不够均衡、高端人才储备数量偏少等不足等问题,一是要科学制定校(院)人才建设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的精准度和落地率。二是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拓宽引才视野,推动人才引进提质增效,重点突出党史、党建等急需紧缺专业,着重在学科拔尖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引进上想办法、出实招,力争学科急需的高端人才引进取得新突破。三是选优配强班子队伍,组织人事处将加强对班子运行及队伍建设的分析研判,加大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到合适的岗位上。其次,要继续深化人才队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近年来,校(院)始终坚持以量化考评为主要抓手,围绕如何调动和激发教研部门、教研人员建设发展活力上破立并举,重塑和再造了以高质量成果量化考评为核心的专职教师队伍考核评价体系,配套实施了涵盖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专家推荐等近20个专项制度,基本解决了专职教师“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针对当前考评体系整体性、系统性不够强,干部能上能下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一是探索实施教辅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着力解决专职教师与教辅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纵向比较和各教辅系列横向比较难的问题,更好发挥业绩导向和激励作用。二是健全完善管理干部考评体系改革,进一步优化干部职级晋升、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探索制定组织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配套制度办法,不断增强干部队伍建设活力。三是深入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党校教师管理体系,持续深化教研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系统构建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具有党校特点和四川特色的教师管理体系。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组织人事处处长)